2月22日,江蘇省發改委發布消息稱,由中海油投資約120億元,年處理能力300萬噸的江蘇鹽城濱海LNG(液化天然氣)項目目前已正式上報國家能源局申請開展前期工作。無獨有偶。2月23日,國家石油和化工網站消息稱,中海油總投資約70億元,年接收處理能力600萬噸的LNG接收站及輸氣主干線項目正式落戶福建龍海市。
這兩大項目無疑又為中海油“捍衛”國內LNG“霸主”地位增添了幾分底氣,加上先前已投產和在建的LNG項目,中海油在我國沿海城市已擁有近10個LNG項目,標志著其構建沿海天然氣大動脈的目標又向前邁進了一步。
LNG生產貿易日趨活躍
近年來,在能源日趨緊張的形勢下,全球LNG的生產和貿易日趨活躍。近十年來,世界LNG貿易年均增長逾7%,超過世界天然氣消費2.3%的年均增速,正在成為世界油氣行業新的熱點。
LNG體積僅為氣態時的1/600,相比管道天然氣,LNG運輸比較靈活,大大節約儲運空間和成本,凡是管道到不了的地方,LNG都可以有市場。不但能解決氣態天然氣遠途運輸的難題,還可以幫助進口國擺脫對鄰近能源大國的過度依賴。
隨著越來越多的天然氣被液化后方便地運到世界各地,LNG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天然氣供應的一種重要補充。
業內專家預測,隨著我國天然氣消費市場的不斷膨脹,“十二五”期間我國天然氣需求量約在2500億方,而國內天然氣的產量在1500億方左右,約900億方的缺口必須依賴進口天然氣。
進口天然氣主要包括進口液化天然氣以及管道天然氣兩部分。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,2011年,我國天然氣進口總量達314億方,其中進口管道氣144億方,而進口LNG1221萬噸,同比增長31.3%,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接近30%。
雖然我國已經制定了陸上管道天然氣計劃,“十二五”期間管道天然氣年輸氣量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。但要滿足2500億方的需求量,液化天然氣將成為進口天然氣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不同于中石油和中石化,一直以來中海油專注于海上石油開采,近年來其業務開始逐漸向陸地拓展。由于陸地石油資源已被前兩大石油巨頭“瓜分殆盡”,而且中石油生產了國內80%以上的天然氣,中海油只能選擇LNG、煤制天然氣等領域。
已形成上下游產業鏈
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不同,我國建設LNG接收站的起步雖晚但發展迅猛。1995年,受原國家計委的委托,中海油牽頭廣東引進LNG項目的研究工作。
1999年底,國家正式批準廣東LNG試點工程總體一期項目立項,從此拉開了中國引進LNG的序幕。
2006年6月28日,中海油廣東大鵬LNG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產,標志著中國規模化進口LNG時代的到來。
作為我國第一家將LNG引入國內的石油公司中海油經過10多年的發展,已成為LNG行業的引領者。
數據顯示,目前中海油已基本完成我國東南沿海LNG項目布局,手握超過2000萬噸/年的進口量。在全國已經投產的5個LNG項目中,中海油占據3個,另有6個項目正在建設或規劃之中。
與此同時,中海油已逐步形成相對完整的LNG相關產業鏈,燃氣電廠、冷能空分、槽車物流、丁基橡膠、低溫粉碎等項目相繼投產或落戶,以LNG為燃料的汽車運輸業也得到了廣泛推廣。
按照中海油的規劃,2020年,公司LNG的進口量將提升至3000萬噸。
另有消息稱,中海油未來五年擬投資100億元建設1000座LNG加氣站,建成后,每年可消耗上百萬噸LNG。
中海油2012年工作會議強調,要牢牢把握在國內LNG行業的領軍地位,重點抓好LNG接收站建設,繼續加強區域、省級管網及跨省聯絡線建設,促使沿海天然氣大動脈盡快由構想變成現實。
業內人士稱,“十二五”期間,作為我國LNG市場的先行者,中海油必將會大舉發力LNG產業,以確保其在LNG領域的領先地位,并努力將其打造成公司的支柱產業之一。
門檻降低加劇競爭
面對未來國內LNG巨大市場潛力,中海油、中石油、中石化三大公司都在積極謀劃在沿海城市建設LNG項目,以便能更快地將海外資源輸往國內。
在緩解我國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的同時,LNG領域三強競爭的趨勢越發明顯。
目前,三大石油公司主要瞄準華南、華東、山東三大聚集區。
據本報記者了解,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和運營商中石油已具備自主設計、自主采辦、自主施工、自主管理LNG項目的能力。2011年,中石油江蘇如東和遼寧大連兩座LNG接收站均已投產使用,還規劃在山東威海、廣東揭陽等地建設8座LNG接收站,布點范圍從中東部延伸到東北地區。
中石化也在緊鑼密鼓地布置LNG項目,除了在建的山東青島LNG項目,還規劃在天津、廣西等地建設LNG項目。未來,中石化可能會更多地在華北地區布設LNG項目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有媒體報道,有國家發改委官員稱,國家發改委現在已大幅放寬LNG審批條件,只要擁有100萬噸/年LNG長期供應協議,即可獲得在沿海興建LNG接收站的“路條”,這意味著未來我國LNG市場將會引入更多的競爭主體。
除了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以外,我國一些民營石油公司也已具備建設和規劃LNG項目的能力。比如,正在建設中的新疆廣匯集團吉木乃LNG項目。
隨著LNG項目審批條件的放寬,必將會吸引一些具備實力的公司涉足LNG項目建設。
這些因素對致力于大力發展LNG產業的中海油來說是未來必須要面對的挑戰。
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提醒說:“目前我國LNG項目建設速度很快,時間密集。而國際LNG市場變幻莫測,國家應從整體上把握項目布局建設速度,以應對未來國際LNG市場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。”
鹽城榮泰石油機械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7
聯系人:杭伯亞
聯系電話:13770202218
地址:江蘇省建湖縣高新產業園區航空路066號
備案號:蘇ICP備17006283號-1